被考古学家誉为“古上海的历史年表”和“中国(旅游网)的土建金字塔”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是由良渚文化时期古人在崧泽文化遗址上作为墓地堆筑的一座大土墩。遗址至今仍完整地保存了一方有黄褐、灰褐、灰蓝、青灰、黄土等五色土层的文化叠压遗存。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区城东北9公里处,在重固镇西首,海拔仅3.3米,是一座高约7米,南北宽84米,东西长94米的土墩。初因山形似覆船,称覆船山,后因挖井泉水甘美改称福泉山。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从1979年起至1988年1月,经过试掘和三次有计划的发掘,其中1986年12月的发掘报经文化部批准,先后揭开面积约2000平方米,清理了崧泽文化墓葬19座,良渚文化墓葬26座,战国墓2座,西汉墓98座,唐、宋墓各1座,共出土石、玉、陶、骨等质料文物2000余件,在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也发现距今约6000年前属马家浜文化的泥质红衣陶鸡冠耳残片,夹砂陶腰沿釜残片等。资料和出土文物已运上海博物馆,一部分留青浦博物馆陈列,其中有些珍品曾在国内外展出过。1982年被市政府命名为"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包括整座福泉山及周边200公尺。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唯一一个遗址类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